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
新闻资讯

NEWS INFORMATION

新闻纪录片《沪明往事》研讨会侧记:重温往事共话携手

时间:2023-06-27 11:37 点击次数:80

  “《沪明往事》既打开了一扇了解三明城市的窗口,也传承了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,更增进了沪明两地人民情谊……”2月20日,在三明召开的新闻纪录片《沪明往事》研讨会上,专家、学者们齐聚一堂,重温《沪明往事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,动人的故事随时光卷轴徐徐展开……

  半个多世纪前,在国家决策的引导下,远隔千里的两座城市跨越山海,同心筑梦。

  1958,这个特殊的年份,一代人从繁华都市奔向偏远山区,麒麟山下,沙溪河畔,他们挑亮煤油灯,搭起茅草棚,在三明这片沸腾的建筑工地上,一步步将“开发山区、以厂带市”的设想变为现实。

  90分钟时长的新闻纪录片《沪明往事》中,一张张黑白老照片,记录下了上海支援福建工业基地和“小三线”建设之初三明的城市面貌,也打开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高级编辑、新闻纪录片《沪明往事》导演黄敏的回忆。

  “第一次拿到这个选题,其实心里挺没底。这段历史,对创作团队来说,已经是遥远的过去。”做了点案头功课后,黄敏便跟自家00后的孩子探讨这个话题。孩子的第一反应是,难以理解,这些人为什么不留在上海?正是这个不理解,唤起了黄敏心底做这部纪录片的意义。她说,“《沪明往事》不应该是仅仅用来唤起人们心底的记忆,更应该做给年轻人看,告诉更年轻的一辈,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。”

  “刚开始采访时,我们总喜欢问被采访的老人‘您后悔吗?’渐渐地,发现问这话真的是多余了。我们得到最多的回答是‘在哪儿工作不是工作?不就是苦点累点吗?’‘党指向哪里,我们就奔向哪里,没有什么好计较的。’”黄敏在随后的采访中,渐渐感受到,这就是上海这代人的青春,激情澎湃、热血飞扬。他们把人生最闪耀的那一部分永远留给了三明这片土地。

  创作灵感随之奔涌而来。2022年12月29日,浓缩两地相融、见证奋斗与奉献的三集《沪明往事》新闻纪录片——《城市的诞生》《青山不老》《生生不息》正式上线。在沪明两地主要媒体及所属网站新媒体平台推出后,单平台最高浏览量超过400万人次。

  看着自己参与主创的作品牵动起三明与上海两地民众的城市情缘“回忆杀”,并在更多的年轻人中产生共鸣,黄敏很是欣慰,但也仍存有遗憾,她希望今后能以更新颖的形式,带动更多年轻人去了解这段历史。

  “感谢来自上海的建设者们,迁明企业的参与为三明工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

  “上海建设者们的理想信念照亮了艰苦岁月,也点燃了三明城市经济建设的火焰。”

  在深情的歌曲《谢谢你来过》中,参加新闻纪录片《沪明往事》讨论会的学者嘉宾们打开话匣子,畅谈起自己对这部纪录片的思考与感悟。

  世界最平凡的感动,点燃这座城市的烟火。从黄浦江畔到沙溪河边,带着先进技术和攻坚克难的勇毅,迁明企业职工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建设三明的滚滚洪流中。

  随着迁明企业的建成投产,三明市食品厂生产的糖果饼干、三明胶合板厂生产的胶合板、三明市玻璃厂生产的盐水瓶等,陆续填补了三明、福建工业产业的一项项空白。

  从韶华到白头,把异乡变故乡。侯水泉、陈伟民、邵成、凌云鹏……一个个亲切的名字,一段段平凡而普通的往事,连接起沪明两地割舍不断的情缘。

  在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的“沪明情深”馆展厅,至今还珍藏着许多具有沪明合作象征意义的老物件。

  福建省第一台洗衣机、第一台黑白电视机、鹅牌咖啡糖、金鱼牌衬衫……18家迁明企业的老照片、老产品,无不承载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忆。

  透过影像资料,“触摸”一代人的情感和记忆,与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隔空对话,情感的共鸣湿润了许多观众的眼眶,也勾起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导演、国家一级编剧、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夏蒙的共情。出生在三明,父母也是当年支援三明的建设者之一,自然而然,夏蒙也成了三明城市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,他说:“《沪明往事》让两地的城市记忆变得更加鲜活,感恩建设者们不仅带来了上海的先进技术,也驱动着城市的新一轮发展。”

  福建省三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国清的故事,是许多上海赴明家庭的缩影。

  “母亲手上的两张照片让我下定决心来到三明,一张是虎头山,一张是三纺厂像极了‘象鼻子’的宿舍楼。”抱着对青山绿水梦想家园的向往,7岁的骆国清选择随父母迁居三明。

  东新四路旁新栽种的香樟树伴着骆国清一同成长,目睹了三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。沙溪河上的浮桥变成了彩虹桥,泥浆路变成了水泥路,平房变成了高楼,往来沪明之间的交通工具,也由蒸汽火车变成了高铁飞机,工厂退城入园了,三明天更蓝了,水更绿了。

  长大后的骆国清跟随父母的脚步也成为了三明纺织厂的一名工人,成为三明的新一代建设者。在上海老师傅们的影响下,在潜移默化中,把他们的优良传统学到手,在工作中保留着他们的“工匠精神”,勤勤恳恳、艰苦奋斗,任劳任怨地工作,一步步成长为工厂里的中坚骨干。

  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,汇集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。它不仅是史料的记录与传承,更展现了一代人‘舍小家为大家’‘牺牲小我成就大我’的时代精神。对当下的青年人而言,这是非常稀缺宝贵的。”感受着工业基地和“小三线”建设者们热血飞扬、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,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、新闻学系主任宋美杰感慨道。

  “这些建设者们不仅带来了现代工业,也带来了先进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理念。”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成员、副董事长陈加伟说。

  城市文明的火种,随着一股股文明新风吹遍了三明的各个角落。如今,在由上海市园林处规划设计的地标建筑麒麟山公园里,象征着“五讲四美三热爱”的543级台阶,依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三明人,传承文明精神,奋勇砥砺前行。

  “《沪明往事》是一种城市精神的传递。”宋美杰认为,从鹰厦铁路到沙溪河上的梅列大桥,再到三明纺织厂的烟囱旧址,《沪明往事》挖掘展现出建筑旧址背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,让观众对一座城市完成了从建筑空间到情感空间的转向,从而增进对三明的文化情感认同。

  在当代年轻人看来,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山区也许是无法理解的一种人生选择,但借助《沪明往事》的生动讲述,不少年轻人走进了那段集体记忆。

  “《沪明往事》是一种精神层面的‘种草’。”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、副教授敖鹏分享自己的观后感时说,以文化为纽带,《沪明往事》让新三明人对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的历史有了更深了解,也激励着有奋斗情怀的人来到三明,共同创造这座城市新的历史。

 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、初心始发地,三明是中央苏区核心区、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,三明与上海虽然远隔千里,但两地一直有着深厚的情谊。

  “我们期待《沪明往事》这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尽快在上海的电视荧屏上播出。”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曹慧表示,将进一步增强与福建媒体同行的合作交流,加强与三明市的合作交流,共谱沪明两地携手并肩的新篇章。

  党中央、国务院专门出台政策支持三明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明确上海市与三明市开展对口合作,开启了沪明合作新的篇章。

  如今,在对口合作的推动下,沪明两地往来密切,经贸、文化、旅游等领域的区域协作正有序开展。

  原标题《沪明情 向未来 重温往事、共话携手!新闻纪录片《沪明往事》研讨会侧记》

Copyright © 2027 三牛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